取消
首页 > 新闻资讯
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,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考虑原材料的因素,还要考虑混凝土工程的结构特点,施工工艺,气候温度,运输距离等因素,涉及的问题多达10余个相关因素,其中的复杂性,只有常年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才能体会得到。
除了我们上次说到的外加剂掺量以外,混凝土配比时还需要注意用水量、砂率
(2)用水量
传统的混凝土没有使用减水剂,提高用水量是实现增加坍落度的有效手段。而如今混凝土普遍使用外加剂,改变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不在依靠用水量,通过改变外加剂掺量就可以实现混凝土坍落度的调整,即使在用水量很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满意的坍落度,换句话说,用水量不在是实现混凝土坍落度的调整的唯一手段。但用水量也不是越低越好,在水胶比一定的情况下,随着用水量的降低,胶凝材料用量也随之减少。从配合比设计的经济性考虑,用水量越低,胶凝材料用量越少,混凝土经济性能越好。但在混凝土拌合物中骨料的表面需要浆体的包裹、润滑克服颗粒间的摩擦力,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浆体越厚越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,但浆体也不宜过多,过多会造成混凝土稳定性差,收缩大,不利于混凝土耐久性,也不利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经济性原则。因此,为了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要求,需要有适宜的浆体,用水量不是越低越好,也不是越高越好,要保持与工作性适宜的用水量。
(3)砂率
砂率的变动,会使骨料的空隙率和骨料的总表面积有显著改变,因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产生显著的影响。石子在混合物中起骨架的作用,而浆体、砂子是充填骨料,浆体包裹着砂、石使其均匀分布处于悬浮状态,不发生分层、离析,这样,才能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。
如果砂率过大,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都会增大,在浆体含量不变的情况下,相对地浆体显得少了,减弱了浆体的润滑作用,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降低,影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,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强度,进而影响结构物的承载力。如果砂率过小,又不能保证粗骨料之间有足够的砂浆层,也会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,并严重影响其粘聚性和保水性,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容易造成离析、流浆现象。因此,砂率既不能过大,也不能过小,应有一个合理值称为合理砂率。当砂率适宜时,砂不但填满石子间的空隙,而且还能保证粗骨料间有一定厚度的砂浆层,以减少粗骨料间的摩擦阻力,使混凝土拌合物有较好的流动性。采用合理砂率时,在有相同坍落度的情况下,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,而使水泥用量为最少,也就是说混凝土拌合物中合理的砂率可以节约胶凝材料用量,降低成本。在配置混凝土时,合理砂率可通过试验、计算、查表等方法确定。